东木咨询博客

如何治疗情绪里的“伤”?

October 23, 2024 | 4 分钟阅读

北京

编者注:晓阳是情绪情境论一期和二期的优秀学员,同时也是二期实习情绪教练,带领小组完成学习目标,因为二期中亮眼表现,她也是大家心中的“明星实习教练”。情绪情境论三期即将升级为美好情绪课,更加注重落地实践内容,可以持续保持关注,成为自己和身边人的“情绪教练”。

从2024年6月情绪情境论首期推出,我就欣喜地报名,认真地参与学习,结业时是优秀学员中的一名,整个过程下来,我的收获很大,我当时以为自己可能在课程中最好的表现也就如此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都收获了不错的成果。
到了9月份,情绪情境论二期又推出了,课程组预告二期的实践课部分会有很大的迭代,我又心动了。这次我以一名“实习教练”的身份参与学习,而这次参与的过程,让我又进一步突破了自己。
我不禁思考:情绪情境论真的如大家口中所言,只治“外伤’‘吗?
01 建立和发展小组的过程:尊重规律
**二期课程结束后,我复盘了我第一次带小组、做社群的过程。
我似乎能从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一种事物的发展规律:它如何从小到大、如何从没感觉到有感觉了、如何从做不成到做成了….又像是一个做事的规律。
我回顾了我在课程一开始的”开学典礼笔记卡“中我的目标——都达成了。
我在课程开头的第一张卡片里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作为实习教练,我也不能逼着每位同学完美地参与学习。学习就是你自己付出越多,你收获到的越深刻。本期作为实习教练,我要给组员打好一个样本,最起码做到课程看完,作业写完(我确实是这么做了)。其次,我是一名教练了,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从一开始就提出了在小组中实行”每日一问“和”每周一论“的活动设想。”
**总结下来:做好自己、打好样本、升维角色、每日一问,这串”四字方针“就成了我最初给自己定的基调。

可是,基调定好了,但它毕竟停留在作业区,停留在脑海里,实践中它会怎么往下发展?它能否发展起来?我也不知道……
一开始,我们组的成员只有6个人,3名实习教练3名新人,大家都没有经验,就是根据课程组设置的规则凑在一起,气氛也并不活跃,我发信息也是石沉大海,没什么响应。
我联系了另两位实习教练,跟他们在小群里达成一致,他们给了我很好的建议,我们商量了如何分配角色和任务,然后,大家就开始行动了。
起初,就是机械地操作,我每天都会定好闹钟,到了中午12点就发“每日一问”,问题是我在听课的过程中,随手储备的,存在备忘录里,就等着”完成任务“。
问题发出之后,当然不是小组成员都会响应,但当时我的想法是:不管别人接不接话,哪怕自问自答,只管做出这个最小行动。这样大概持续了1-2周,逐渐地,有人参与进来了,也有了第一个响应我们的新同学。
后来,课程组搞“小组互换活动”,群里的成员一下子多了近3倍,一共是17个人。那我就趁着这波新人进入,做了一次关于“可供性”的深度分享。
我知道大家对这个话题会感兴趣的,因为这个概念本身就比较抽象和模糊,而课程中给到的信息太少了,一定有人想再多了解一下,想搞清楚它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我搜集了一些资料,并根据自己的逻辑和理解梳理出一份专题分享。
其实我当时对自己也不是很有把握,我也不确定我的理解对不对,我也担心自己受到质疑,但我又想提升小组的活跃度,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唤起大家交流的兴趣,所以我锁定先在小范围内尝试。
分享的通知发出去后,果然有许多人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大家都很积极参与那次分享,讨论了近2个小时。
这次深度分享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小组氛围活跃度一下子就提升了许多。
在这次小组互换的活动中,课程组的规则一发出,我就立刻锁定了课程群中的积极份子,邀请她到我们组……
在这一切因素的催化下,我们小组的活跃度大幅提升,之后就一直保持地很好,大家分享各种生活实践,各种思考,探讨跟课程有关的疑问,也开始聊一些轻松的和个人相关的话题。
这整个过程,就像一场连锁反应,一个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过程,飞轮就这样转起来了
**02 个人的实践和作品
**后来,我在复盘这个过程时,我能感到我的个人收获是最大的。
我深刻地体会到【助人者自助】的道理。
助人者如何就自助了呢?我发现:我的实践,我的作品,都在这里实现了。
我的实践来自于:我为7位私下联系我的同学和朋友,解决了他们的情绪困扰。
我的作品来自于:这次课程中设置的课后作业,每一份我都尽量写得系统完整,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最终输出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
最重要的是,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线上带小组做社群。但这个过程,我并没有感觉很痛苦,很有压力,需要逼迫自己完成每天的任务,奇特的是:我反而感到开心、轻松,我被不知道的什么东西诱导着自然而然地走下去。
**03 它还只治外伤吗?
**通过情绪情境论首期和二期的学习和实践,我越来越有一种感觉:
在课程中,老师曾说过”情绪情境论主要用来”治外伤“,但在我切实的实践过程中——比如我在flomo中收集生活的美好,坚持积累积极的生活素材;比如我嫁接自身有利的情境服务于小组建设……
随着策略的灵活使用,实践的坚持,我愈发感觉到——那些治外伤的手法,慢慢地【内化】成了习惯,并【生发】出了新的思维模式,它替换了我过往的习惯和认知模式。
现在,我停留在纠结和挣扎中的时间越来越短,时候越来越少了,我在不知不觉中竟然生出很强大的力量去对抗生活的难题,我有勇气去积极试水未知的领域,我对生活的态度愈发积极乐观了……
所以,你说它到底是治了”外伤”,还是”内伤”呢?
我觉得,它看似治”外伤”,却最终能生发出治”内伤”的力量!

**
**

东木双11大回馈即将开始

**
**

全年最划算的一次知识饕餮盛宴大回馈!

**在这,不仅学知识,还能解决人生发展实际问题,靠近美好生活~
**

**
**

**更多详细内容,扫码进入东木福利群🎁,解锁更多福利和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