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木咨询博客

未婚女性的择偶困境

December 05, 2023 | 7 分钟阅读 人生发展问答, 东木和我

来源:东木咨询知识星球

最近复盘做的个案,在探讨职业发展路径之外,婚恋择偶通常也是非常重要的主题,从不同来访者的个人经历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人生发展整体性的特征。

本系列咨询手记主要记录我关于当下女性婚恋择偶现状的一些思考。

大龄未婚女性脱单有多难

在中国的婚恋市场上,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存在着很大一部分女性,父母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在她们身上,她们从小到大都生活在父母的教导里,满足着父母的期待。

她们也很争气,小时候好好学习,大多考上了不错的大学,找到了体面的工作。

就当所有人都觉得她们的人生会继续顺利下去时,她们却在婚恋市场上经历了巨大挫折。她们在学业事业上的顺利和婚恋上的波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些女性从小到大都很优秀,尤其是在学业方面,却从来没有人教她们如何面对日趋复杂的择偶现状。

当她们走出校园,进入婚恋市场,她们极难碰到中意的对象,哪怕碰到合适的人,也很难进入婚姻。眼瞅着青春一点点过去,拖成了大龄未婚女性,还被戏谑地称为“剩女”。

她们的父母就更着急了,慌不择路地想要抓住身边的男人,拉郎配,但往往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有些经历比较悲惨的女性甚至“被小三”、“被同妻”、“杀猪盘”。

大龄未婚女性的脱单问题,已经成为产生家庭冲突的核心矛盾。而这一切,从她们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

这一点,她们的父母没有想到,她们自己也不知道,甚至极大可能她们这一生都很难意识到到底发生了什么。

情境的力量:婴儿潮和性别比率

什么是性别比率(sex ratio)?

即特定人群中每100位女性对应多少位男性。如果性别比率高,则男多女少;如果性别比率低,则男少女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婴儿潮使美国的性别比率在1960年代末从高峰跌到低谷。战后每年出生的婴儿逐年增加,这意味着当这些“潮流中的婴儿”进入成年期后,比青年女性稍大点的青年男性的数量变少,性别比率就下降。

不过,当出生率逐渐下降,出生的婴儿数量减少,他们长大后,青年女性的数量比稍大点的青年男性的数量要少,所以美国的性别比率在1990年代又攀高。自1990年代以后,“婴儿潮”中长大的父母有相对稳定的生育率,从而使适婚男女的数量持平。

人们可能意识不到性别比率变化的重要性。高性别比率的社会(女性较少)倾向于支持老式、传统的两性性别角色(Secord,1983),即男主外女主内,妻子在家相夫教子,丈夫外出工作养家。这种文化形态在性生活上也相对保守。理想的新娘应该是处女,未婚先孕让人蒙羞,公开同居几乎绝迹。妇女更早结婚(Kruger et al,2010),离婚不受欢迎。相形之下,低性别比率的社会(男性较少)则倾向于颠覆传统,也更为宽容。鼓励妇女外出工作以自立,默许(虽不提倡)婚外性关系的存在。如果不慎怀孕,成为未婚妈妈也无可厚非(Harknett,2008)。

——《亲密关系(第6版)p.13》

新中国的三次婴儿潮

**

1.1950-1958年为我国第一轮婴儿潮时期,期间年均出生率35‰最高但人口基数较小,出生人口年均2100万,主要是建国后生育政策鼓励、经济社会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等因素促成。

2.1962-1975年为第二轮婴儿潮时期,期间年均出生率33‰小幅下调但人口基数有所扩张,出生人口年均2628万,该婴儿潮出现主要与三年自然灾害结束后的补偿性生育和文革时期计划生育工作受冲击有关。

3.1981-1991年为第三轮婴儿潮时期,年均出生率为21‰,出生人口年均2260万,本质为第一次婴儿潮的回声,也称作回声婴儿潮。作为主力婴儿潮的下一代,回声婴儿潮,亦撑起了一个代表性的名词——“80后”一代。

从未有过的择偶困境

80后95前这一部分的女性,在婚恋上的艰难处境,跟婴儿潮有极大关系。因为第三波“回声婴儿潮中的婴儿”进入成年期后,适婚的青年男性的数量比适婚女性的数量要少(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即性别比率下降了。

此外,计划生育的实行导致这一代婴儿潮中出生了很多独生女,进一步加剧了男女比率的降低。而这些独生女和计划生育实行之前的男性一样,接受了家里大部分的亲职投资,所以她们需要承担家里大部分的责任。

这就是为什么,80后95前的这一批女性,有着和以前的女性择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择偶难度。

在婴儿潮时期出生的女性在择偶上更“吃亏”,因为这时候的适龄男性更少,男性更金贵了,以前“一家有女百家求”的择偶习性改变了,变成了“一家有女无人求”甚至“一家有男十家求”。

简单来说,就是供大于求,从几千年来的卖方市场,突然变成了买方市场,由此行生出了很多崭新的两性相处的方式,比如说:姐弟恋。现在姐弟恋的组合明显变多了一一因为年龄大的男性不够用,女孩们开始逆本能操作,去选择年龄比自己小的男孩子了。在影视剧和自媒体里,也能很明显看到这一演变。

伴随性别比率降低的还有明显的性开放浪潮。

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形可能有所不同,但这种基本模式却是贯穿整个历史的(Guttentag&Secord,1983)。古罗马时代性别比率低,以骄奢淫逸而闻名。维多利亚时期的英格兰性别比率高,以贞洁守礼而著称。美国喧嚣的20世纪20年代性别比率低,是随心所欲、恣意寻欢的十年。

那么出现“性解放”和“女权运动”的20世纪60年代晚期,性别比率高还是低?答案是非常低。

当性别比率居高时,妇女稀缺。假若某男幸运地得到某女的芳心,他当然想长相厮守。方法之一是鼓励该女子成为家庭主妇,从而使她在经济上要依赖丈夫;方法之二是反对离婚(这正是20世纪60年代的情形)。反之,当性别比率偏低,妇女过剩,男人就不太想被一个女人拴住。这样,妇女就得工作,推迟结婚,不满意的话还可方便地离婚。

——《亲密关系(第6版)p.13》

因为女多男少,男性不再需要付出那么多的代价去追求女性,也可以拥有另一半了。那么,只愿意谈恋爱的男性变多了,愿意结婚的男性就变少了。当本来就少的男性选择不婚,女性也就结不了婚,这就容易导致独身主义和不婚主义流行。

除此之外,性别比率降低还导致了其他很多现象。比如说,在婴儿潮前几年出生的男性不够婴儿潮时期的女性挑选时,就会有一部分女性必须要自己独立养育后代,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大女主人设特别受人追捧。

如何破局:适应情境,积极行动

性别比率对两性关系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
**

所以自19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人际关系规范显著改变的原因,可部分归结于性别比率的剧烈变化。的确,我们已经看到了1990年代末期高性别比率对美国的影响。从1967到1980年,美国的离婚率翻倍增长,此后逐渐走缓,甚至略有下降。政客们又开始关注“家庭价值观”。因为现在适婚男女的人数大致相等,文化的钟摆又摇摆于1980年代的放纵状态和60年代的禁锢状态之间。

——《亲密关系(第6版)p.13》

从以上研究结论我们可以预测,80后这波在婴儿潮期间出生的女性不仅要面对更难脱单的现状,哪怕进入婚姻,未来离婚的概率也比自己的父母辈更大。

如果你现在依然单身,并渴望进入婚姻,附上阳老师的脱单建议:

建议年轻女生,在碰到潜力股男生时,对有的条件可以放宽一点,另外自己也可以适当主动点,稍微碰到一些挫折,也别太早放弃。

(1)找对象特别看缘分,自己预设的标准和未来伴侣可能完全不符;

(2)太多标准会把潜在对象拒之门外,要降低投递门槛。

寻找伴侣的一些方法,可参考:

(1)让自己成为一些新兴社群的领导者、中心人物。 比如,这几年兴起的读书会,早几年兴起的桌球俱乐部、桌游社、密室逃脱等等。不要打酱油,而是成为领导者、社群组建者。

(2)尽量多参加一些异质的社区,与自己的工作圈、家庭圈错开,而是与自己的学历圈、收入圈更匹配的圈子。 这里不是给我创办的开智学堂做广告,而是开智学堂的确是个好例子。开智是一个学费相对偏中上的社群,甄选出来的学员素质往往还可以。同理,一些MBA、一些兴趣俱乐部也是类似道理。

(3)通过征婚网站,往往效果不好。因为其中的男女比例太大了。都是女生多,男生少。

(4)即使明确想结婚,也要多给自己一些耐心。然后付出实际行动。

——《阳志平:关于婚恋的21条心得》

如果你已经进入婚姻,一定要多关心自己的小家庭,珍惜珍惜更珍惜。不要遇到矛盾就想着分手/离婚,也不要总想着共同成长、“鸡老公”。

在婚姻中,反而要对婚姻降低期望,对事业提高期望,更关注自己的作品,先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传统社会,女性无法在公共领域建功立业,成就自我,只能在私人领域相夫教子。而在当今社会,女性实际上已经走出了私人领域,不再需要通过男性实现自己的价值,女性同样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

爱情和婚姻确实非常重要,但它不是人生的全部,我们对美好人生的期待并非只能依靠爱情和婚姻来实现。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个人的选择和努力应当顺应规律,适应情境,尽可能地提早感知它、了解它、尊重它,用更积极的心态面对变化,用实际行动去创造或捍卫自己的幸福。

相关文章:妈妈们的人生发展之难

上一篇:东木团队继续扩展|咨询师培训之复盘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