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方法帮你重获内心平静,简单易行,立刻见效
在当下的生活中,类似的情绪波动也越来越常见。我们都在面对生活中的巨大压力,无论是工作中的焦虑、生活中的烦躁,还是身体健康的意外打击,情绪问题总是无处不在。正如我这段时间体验到的,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个人的情绪调节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面对环境变化时,我迅速采用了一些情绪调节的妙招,成功找回了内心的平衡。在这篇文章中,我把这些妙招分享给你,相信它们也同样能帮助你,从不平衡的情绪中找回内心的和谐和力量。
医学界有一个研究领域,叫做“接地”(grounding或earthing)。接地是一种健康实践,推广者认为人与地球的自然接触有助于恢复体内的电气平衡,从而改善健康。
最简单的接地方法就是:光脚行走** 。
当你光脚走在地面时,脚底可以接受到地面的“负电荷”,这种电荷的交互,可以平衡大脑里的皮质醇,调节昼夜节律。皮质醇是调节压力的激素,所以皮质醇平衡了就能起到缓解压力和促进睡眠的作用。
每到4月谷雨节气后,当地表温度达到稳定的15度以上,我们全家就会开启光脚行动,周末在家附近的公园光脚漫步,顷刻间带你进入不一样的情绪感受,从浮躁到平静,从不安到喜悦。
同样,当你在办公室工作感到强烈的束缚和压力时,不妨下楼走走,去接接地,闻闻花香;天气宜人时,脱掉鞋袜,光脚在地上走走,回到办公室后立马神清气爽。我和同事还因此发起了一个“下楼散步”的活动,每天饭后边散步边头脑风暴,不仅接了地吸收了太阳的能量,还激发了彼此的灵感。
接地是人的本能,土地给予我们力量,如果暂时无法光脚,我们也可以尽量接近地平线,吸收土地的精华。
在我生病期间,当我躺在一楼、靠近大窗的沙发上休息,侧身就能看到绿树绿地,看到小鸟在草坪上寻找食物,看到小猫偷偷溜进来觅食,闻到青草和土壤的味道,这些生机勃勃的景象让我不自觉地就愉悦起来。
在我们最虚弱的时候,看到地平线是多么得重要!
02 放空
**现代人普遍面临失眠问题,而失眠往往和烦躁、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互为因果。其实,有一个简单的妙招能够显著改善睡眠,且不需要任何外部资源,但是正因为太简单了,却往往被我们忽略。
这个妙招就是:睡前放空半小时,远离一切电子产品。**
即使听书,也要放下。我与许多朋友聊起这个话题,发现他们都觉得难以做到,因为听书APP早已成了他们的“睡眠伴侣”。然而,声光电这些看似无害的娱乐,实际上在不断刺激大脑,促使神经分泌多巴胺,让大脑持续高速运转。
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辆飞速行驶的汽车,睡眠则是让它停下来加油。然而,手机里的“声光电”却像是踩住油门,不断加速,最终导致你的大脑在睡前依然保持120公里的时速。久而久之,这辆“车”怎能不出问题呢?
还是说回我生病期间,最开始我晚上睡不好,我就用脱口秀和听书麻痹自己,睡前让手机播放着,然后边听边等待睡意,虽然这样也能睡着,但是醒来后总觉得大脑沉重、疲惫不堪。
后来,我决定尝试拿回主动权——睡前关掉手机,把它留在客厅。而我启动这个妙招的小trigger就是:想象小时候,我是如何自然入睡的。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不再被任何声音或光线打扰,只有窗外的月光和自然的风雨声相伴。起初,我以为在这种自然白噪音中会很快入睡,没想到,我反而更加烦躁,思绪乱飘,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头两天,我一度想回到老路,继续听脱口秀:“不如再听一次吧,毕竟之前都是这么睡着的。”
然而,到了第三天,我终于看到了放空的希望。我开始重构自己的想法,不再躺在床上发散地想、也不强迫自己去关注呼吸,而是聚焦于一个自己最关注的想法:眼下我最想解决的难题是什么。我还在床头柜放了一支笔和一本本子,给自己暗示说:或许第二天醒来会出现一些灵感。然后我闭上眼睛,专注于思考难题,想着想着,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竟然迷迷糊糊睡着了,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到了第二天早上起来时,我还真的梦到了一些灵感,这时候我就拿起床头的笔和纸,赶紧记录。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经常发呆,但是成年后我们却失去了这种放空的能力。其实,睡前的那么一小会儿,远离电子产品,和自己待一会,或是专注于一个小问题,不仅能带来更安宁的睡眠,还可能在不经意间触发意想不到的灵感。
03 抚触
**2006年,有一项针对触觉与情绪的研究发现:人们通过身体的触摸可以准确解读出对方的情绪。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对触摸的理解:触摸不仅仅是一种享乐信号系统,更是情绪信号系统的增强器。
在这项研究中,两个陌生人在一个被屏障隔开的房间里互动。他们看不见对方,但可以通过屏障上的一个洞接触到对方。一个人触碰另一个人的前臂,并被指示传达 12
种不同的情绪。每次触摸后,被触摸的人必须选择他/她认为编码器正在传达的情感。结果显示,准确解码情绪的准确率范围为 48% 到 83%。
在陌生人之间,触摸可以传达情绪并感染彼此;那么在伴侣间,身体的抚触可以带来的积极作用就更多。有研究发现,高频接受丈夫拥抱的女性,血压水平更正常,催产素水平更高。
抚触是一种非语言形式的反应,在亲密关系中,它向伴侣传达了非常重要的信息,比如同理心、尊重和欣赏,它也象征着被理解、关心和认可。伴侣之间响应良好的抚触,导向的结果就是更紧密的关系和更合一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往往能带来家庭的和谐与双方内心安全感的强化。
我和伴侣之间,也会经常给对方做精油抚触,日常的频率是,每周一次,特殊情况每天都进行。我发现抚触这个小妙招有两个神奇的作用。
首先,它是彼此当下情绪的信号灯**
。正如上面研究结果呈现的,从伴侣手势的轻重和速度你就能感受到他当下的情绪,是急躁、喜悦、无聊还是享受,当我在享受伴侣的“抚触服务”时,我也在感受着他的内隐情绪。有时候我会幽默地和伴侣说:“今天的按摩师父好像心情很不错哦。”他就会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的?”
然后,话匣子就此打开。
其次,它能有效缓解双方的负面情绪 。存在主义治疗师欧文·亚隆曾在他的书中提到:
无论观念多么有用,假如没有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它们也会毫无用武之地。亲密关系不仅仅在语言上的沟通,还在于身体的接触。如果我发现最近负面情绪增多,就会反思有多少天没和伴侣身体接触了。有时,通过非语言的抚触,那些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情绪更能得到完整的释放。
小结
接地帮助我们重新与自然连接,放空让我们重获更好的睡眠,而抚触则增进了我们的亲密关系,这些简单有效的方法,每个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起来,这样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挑战,都能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重拾内心的平衡。
本文关键词:休息、生病、情绪、调节、平衡
搜索手记丨测试丨课程 请戳菜单栏
欢迎大家在 东木咨询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内容。
如果没搜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编辑 / 鲸鱼
做你的人生发展伙伴!
**
**
👇点击“ 阅读原文”即可进入树洞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