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木咨询博客

清北人的聪明,为什么会在工作中失效?

August 21, 2024 | 5 分钟阅读 人生发展问答, 东木和我

巧的是东木的来访者中,高学历来访者(本科+硕博)占到94%。清北来访者就占到我自己来访的1/4以上,带着这样的好奇,我认真记下了自己接待过的清北来访者,希望能够从每一段经历中窥见对于自己和普通人值得借鉴的地方。

天之骄子,共同的困惑是什么?

常见困惑:我的价值是什么?这样的事情有意义吗?

**
**

脱离了物质的枷锁,精神世界的探索往往是他们核心的困惑,围绕核心困惑的表现形式可能是对自我的不解,对工作不满,对失败的恐惧。

梳理他们的经历,很容易发现,非京籍的考生顶住高考的压力,在一众考生中脱颖而出进入到清北,那的确是值得骄傲的高光时刻。

然而,很快迎接他们的就是一次严峻的低谷考验,有些人可能深陷4年,甚至更久。

全国的尖子生“掐”到了一起,非常努力也不一定能听懂课程,明明比高中更辛苦却再也没有名列前茅,如果再性格内敛、水土不服,那么大学生活总是会被孤独、自卑、自我怀疑反复折磨,甚至认为自己能够考进清北不是因为实力,只是运气好而已。

知道环境变强了,也明白自己并不那么差,为什么还是走向失控了呢?

读书是有明确的节点和范围的,只要理解考点,或者突击记忆,总能找到考试的套路,对于聪明人,这从来不是难事,他们最擅长的就是理性分析、找准问题、总结方法、省力复用。

那么换到工作中,为什么又失效了呢?

明明周围人没有自己聪明,却能升职加薪挑重担,发展越来越好,自己不温不火,人缘尚可,却没有贵人赏识,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业绩,一脑袋奇思妙想只能撞上一腔怀才不遇,是不是工作选错了?为什么一手好牌打成这样呢?

在当前的工作和任务中经常觉得困难,也能做好规定任务中的某一部分,谈不上多喜欢,或是迫于责任,或是因为人情,或是因为生计,总之工作是要做的。

没热情也就没动力,更多时候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花时间在各种无效的沟通、会议和领导的无脑指令中,尽心尽力推动项目,却遭遇来自团队的背刺和不认可,从此束手束脚。

如果工作做砸了,是不是说明自己真的就是那么差?如果做错了选择,人生的其他部分是不是也会坏掉?

02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聪明是礼物也是魔咒

这个世界很有趣,送给不同的人不一样的“礼物”,赠予聪明的人探索的礼物,开放性高,好奇心强,喜欢广泛涉猎,又因为认知好,上手快,轻易可以超过普通人。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往往看起来不太努力,就能把很多事情做到不错的水准,但就此停住,转战其他战场,结果寥寥,缺乏专精的力量。

如果没有内在驱动,或者只依靠外部奖赏,很容易迷失在广泛尝试中,找不到自我驱动的持久动力,自然也难以在自己的行业沉淀作品,有所建树,天赋和时间被逐渐消耗,“不感兴趣”成为了无法深入探索的背锅侠。

世界给予一些笨小孩“专注的固执”,也许天赋普通,更快接受自己和现实,能够在某一个领域持续深入地打磨、研究、练习,水滴石穿,练就一项专精的本领,迈入“顶级工匠”的序列,可能在外人看来古板、坚守、不易变通,却能拿到扎实的结果。

世界没有哪条路绝对走不通,也没有哪条路一定能走通。聪明,是礼物也是魔咒,如何理解?怎样打破?这是需要解决的课题。

都是“应该”在作怪

知道自己够聪明,应该能比别人做得更好;付出了努力,应该能花更少的时间拿到更优的结果;对于决策做了充分的分析,应该符合自己的预期发展,拥有相对平顺的人生…

和聪明的来访者交流,很容易发现他们意识不到每个选择都有一个沉重的“应该”,这背后对应的是对自己的高期待,对目标的高标准。

但,这份“应该”是否合理呢?

我翻看了清华北大《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发现选择工作的毕业生进入体制内、国企和顶尖民企的人占了多数。

脱离开学校环境,其实他们进入到的好平台依然人才济济,想要出类拔萃需要时间,也需要顶住别人期待下的压力。

如果没有摸清自己人生发展阶段的重点、体制内的规则、人情往来的隐性逻辑、企业运行的目标等具体问题,盲目期待过高,反而会限制自己的发挥,走入到越期待越受挫的怪圈,人为给自己制造了困境。

成就自己的往往也是限制自己的

一个聪明的来访者不解地问道,“我明明很了解自己,也模糊知道自己读书好的关键,对研究方法很在行,我用了自己一直做对的方式,为啥非常不快乐,结果也不是我想要的呢?”

这就要回到人生发展学派提到的一个概念:行为模式 ,这也是咨询师会重点分析和理解来访者的部分,简而言之,就是在来访者的不同事情中找出被TA忽略的一致性的处事方式。

这种处事方式曾经带给人巨大的红利,到了一定年龄后,人的境遇更复杂了,如果继续沿用不加调整,就可能会成为当前限制的最关键因素。

清北的来访者对自我的认识更清晰一些,他们早早就学会了利用优势,又对此有很强的路径依赖,等遇到困境的时候,知道自己不对劲,又往往说不清楚,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03

东木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吗?

没做这些案子之前,我也没有肯定的答案。

清北的来访者大多非常理性,我印象中,其中三位在选择东木咨询之前,基本都做过心理咨询、职业咨询、盖洛普优势测试、在行行家交流…

甚至有一位资深自我探索玩家,咨询前交给我的小传和分析把我能说的话说了七七八八,以至于小组讨论和督导时,我第一次表示出困惑,这么了解自己,为啥还来做咨询呢?

来访者A:我想验证一下自己的判断,看看你们还有什么新的视角;

来访者B:我想要一个明确的答案,其他咨询跟我探讨半天,一点倾向和帮助都没给到我,我咨询就是想听到清楚的分析和判断啊;

来访者C:我知道我现在的情况需要求助,但是我不是想要共情的那种,我希望结束现在这种复杂的局面。

需求最后回到了如何理解自己、自己的模式和当前的境遇,如何获得明确地符合自己的人生发展战略方向,如何巧妙定位复杂的人生发展问题,既调整情绪又调整方向

这些东木很擅长,也有自己独特的解法。

当来访者睁大眼睛,透露出“竟然还能这样”的惊喜,咨询结束时心态放松后的鬼脸,充满能量后,重新面对“废墟”的勇气,都让我反向被狠狠激励了一下。

我想对于单次的好评和报名长程咨询的选择,就是聪明人给出的完美答案。

**04
**

不如试试?

幸运和那么多聪明的来访者一起探索过很多人生难题,我也学到很多。面对一件事情的思考和做准备的完备程度,会大大降低意外的失败风险。对待事情上,他们倾向理性先行。

很多时候,并不是事情分析的不好,而是没有想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准备好承担与之相匹配的责任。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做出了一个看起来很正确的决策,却得到了“不对”的结果。成为外人眼里的人生赢家,却是自己眼里的loser。

不如试试?

不如去试试心中所想,在能承受失败的范围内验证它。

不如试试勇敢一点,承认暂时的失败和挫折,从头开始学习更新自己。

不如试试来东木,做一次深度交流,给自己的人生发展找到正确又明确的战略。

这里,也许有能解决困惑的答案。

作者信息

本文关键词:清华、北大、来访者、聪明、东木
搜索手记丨测试丨课程 请戳菜单栏 欢迎大家在 东木咨询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内容。 如果没搜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编辑 / 鲸鱼

**
**

福利预告

8/25东木初秋福利日,进福利群,调情绪、学识人、理关系、拿福利,和你的人生发展伙伴一起规划更好的人生~

立刻扫码入群,惊喜围观!

做你的人生发展伙伴!

**
**

👇点击“ 阅读原文”即可进入树洞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