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手记 | 与母爱博弈的漫长岁月
作者:人生发展咨询师 鱼尾纹
来源:鱼尾纹先生
01 __
大约半年前,我接待过一位男生,印象深刻。他是截至目前我沟通过年龄最小的来访者。出乎意料的是,这一年将要结束时,他的女友联系到了我们。她讲述了男友在咨询后的积极变化,如同蜕变一般,原本的迷茫一扫而空,行动力十足起来。受此激发,她满怀好奇和期待地预约了这次咨询。
她来自非一线城市,正式参加工作尚不满一年就产生抵触情绪,想要更换工作,但在本地又找不到更好的机会。大学毕业后,她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亲通情达理,母亲要求严苛,母亲细致入微的“控制”几乎伴随着她成长的每一步。
自高中起,她便沉迷于小说创作,至今已积累了百万字之巨。写作仿佛成为她摆脱母亲控制的唯一出路。她渴望通过写作实现经济独立,获得个人自由。但多年的写作仅为她带来微薄的收入。
职业选择和母女关系,是她这次来访的核心诉求 。
_
_
02
她一踏入大学,就主动申请加入舞蹈社团,还带队赢得校级大奖。她说,加入的初衷并非是为了提升勇气或者自我锻炼。她更向往舞蹈社团那种轻松自在的氛围,这与她过去的成长环境大相径庭。
上大学之前,她周围的朋友大多安静内敛,而母亲更是坚持在教导她成为一个温柔且有教养的乖乖女。其实她打小就学习舞蹈,而这也是母亲打造淑女伟大计划中的一环。练舞时,她常常因为肚子上的一点点赘肉而倍感自责。
大学舞台上的她,终于能够自由勇敢地绽放了。在舞蹈的世界里,她学会了自我表达。渐渐地,她渴望成为独特的存在。她开始发现自身的美丽,不再害怕旁人的目光,甚至开始享受这份被看见。
后来,她接触到女性主义思想,尝试挑战和打破乖乖女的桎梏。大学是她对过去压抑生活的成功逃离,也是她个人成长旅途中自我发现的重要转折。
03
大学毕业之际,那一段短暂的逃离终究还是结束了。母亲建议她跨考到更加实用的研究生专业,为日后考公做好准备,至少保证能过上一份安稳体面的生活。
她从小耳濡目染母亲在体制内的工作模式,这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她缺乏做出更好决定的其他信息来源。于是,母亲的控制再次悄然而至。
母亲出身中产家庭,对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在小镇上显得与众不同。家中的大小事务,几乎都由母亲说了算。过去十多年,母亲对父亲的期待日益衰减,将全部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她身上。
她虽然与母亲交流频繁,但心目中却更敬佩父亲,渴望成为像他一样的人。父亲一路打拼至今,是家中的经济支柱,情绪稳定,尊重她的自主选择。
她遵循母亲的规划,尝试了两次考研和一次考公,但都未能成功。她曾经是学校里的佼佼者,读的市里最好的高中、省里最好的大学,如今却开始质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向母亲诉说苦楚,等来的不是理解,而是更加坚决的回复:“你想得太多了,你一定能考上的。”
**
**
04
有些奇怪的是,她并非只与母亲在对抗。
她意识到自己天生带有一股不服从的气质,总是将自己的想法置于他人意见之上。熟悉她的朋友们都说,她的脾气就像海边的礁石,又臭又硬。如果有更好的主意,她绝不会顺从母亲的安排。如果有更好的想法,她是绝不会轻易就遵循母亲的规划的。
她好像也继承了母亲的控制欲和倔脾气。 在无法控制局面或是缺少积极反馈的情况下,她会感到深深的挫败感和自我怀疑,尤其在人际关系中更为明显。
她不愿与家人分享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因为她觉得家人更期待的是一个乖巧优秀的女儿,而不是真实的她。即使在心情最低落的时刻,面对儿时玩伴(尚未成为男友的他)的关心,她也曾犹豫这到底是爱意还是越界。
长久以来,她既渴望关心,又抗拒关心。关心来临时,她会反复确认。在她眼中,关心与要求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明。
**
**
05
她追忆起一些童年的往事,那些散落在记忆深处的片段。记得有一次,她不小心弄坏了父亲珍藏的磁带,是母亲阻止了怒气冲冲想要责罚她的父亲。还有一次,她和小伙伴在嬉戏中手臂脱臼,是母亲背着她在医院的各个楼层上下奔波。
“但我无法否认,她确实是爱我的。”
她在个人小传的后半部分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尽管母亲的爱带有强烈的控制欲,但那依旧是深沉的爱。也正是这爱成了她与母亲角力的筹码。
她开始明白,母亲对他人的种种要求,又何尝不是对自己未尽梦想的苦苦坚持呢。曾经,母亲也是个我行我素的女强人。岁月流转,留下些许遗憾。 她试图通过伴侣和孩子来填补这些人生的空白,但受限于小镇的生活经验,她也只能看到体制内的工作选择。
06
其实,男友也确实是爱她的。他们两人都未能从原生家庭中获得足够的安全感,男友之于父亲,女友之于母亲。但幸运的是,他们成为了彼此人生低谷时期最坚实的支撑。
在他们各自的个人小传中,成为伴侣的经历都是最重要的篇章。我在准备咨询时,仿佛在阅读一本动人的双线叙事小说。不同的视角并未导致分歧,反而是默契地呼应。
他说:“这是一个两个人互相暗恋,却对彼此心意浑然不觉的故事。”
她说:“我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已经遇见了他,我们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同窗。”
他说:“这件事对我非常重要,它让我知道,原来我也会被女孩子喜欢。”
她说:“他喜欢结交新朋友,但始终觉得没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内心。”
他说:“时至今日,我都会感叹,还好自己及时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否则会留下一生的遗憾。”
她说:“他非常尊重我的想法,无论我和他说什么,他总是先去理解,然后鼓励我多做尝试。”
07
出于工作的需要,来访者最近终于可以搬离父母独自居住。在物理空间上远离母亲后,她感到了一丝轻松。此外,她还尝试将每天给家里的电话报备时间从晚上睡前改为中午,偶尔选择性“缺席”,以进一步减轻心理压力。
尽管如此,在满分是10分的心理量表测评中,她仍将与母亲的关系紧张度评定为7至8分。
他人的爱是个体自我意识成长的重要前提,是在不确定世界中自由探索的安全基地。母亲是爱她的,男友也是爱她的。只是母爱沉重,附加了太多的条件。
此时,她与母亲在内心达成和解足矣,但在空间上最好还是保持距离。未来,她可以等待时机以更巧妙的方式缓解母女的紧张关系。
面对男友,她则是可以展现出更多的信任和勇气。与其纠结于父母的认可,不如考虑如何将两人的优势结合起来,从习惯性对抗转变为相辅相成,共同创作出一件令人振奋的大作品。
这也是人生发展中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独立自主与相互依赖并非完全对立。与合适的他人形成安全链接,不仅不会削弱个体的自我意识,反而可以成为实现自我的有力支持。
回到放大她的写作技能影响力上,我们首先提供了一份作家的意向原型清单,帮助她打破固有的认知偏见。接着,我们讨论制定了一套由易到难的行动计划,其核心是:在大模型人工智能的助力下,把文化资本点满到极致;进一步以大作品为杠杆,突破二线城市的区位局限,与国内外一线城市的高手建立联系。
新的一年里,祝福这对年轻人能够继续照亮彼此的人生。
**
得615「美好三论」+咨询报名 多重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