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自己?这个方法教你实现
嘉宾:中国叙事心理学奠基者 李明老师
主持人:人生发展咨询师 朱小叶
主题:如何从人生故事中认识自我
——你的故事里,藏着你的答案
点击预约,不再错过👇🏻
尽管我们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实际上,我们的存在一直在被周围的环境与人所塑造。
自我并不是孤立于大脑中的理念,而是通过身体与世界互动,散布在我们的感知和行动里。
你以为你是完整的自己,但其实,“你”这幅拼图里有很多他人的碎片🧩。
没有他者,就没有自我。
01 模仿:欲望的镜像
**
**
法国哲学家勒内·基拉尔说:“欲望的本质是模仿。”
人类的欲望并非源自自身的创造,而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不断塑造。婴儿期,我们通过模仿父母的动作和表情来认识世界;学生时代,我们效仿同伴的行为与语言;直到成年后,我们仍然在模仿社会中那些我们想成为的角色,无论是效仿明星的穿着,还是追随行业领袖的行为模式。
模仿贯穿我们的一生 ,犹如欲望在生命花园中不断生长蔓延。
然而,自我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它会随着时间和经历的累积而变化。 许多人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外界环境的敏锐觉察,能够主动识别并选择那些对自己有益的影响,从而将模仿转化为自我发展的养料,正是这种能力,让他们在建构自我时,能够有意识地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迈进。
人的成长,既不是像英国哲学家洛克说的一张白纸等待被书写,也不像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所说的,只需外部的刺激就能塑造出任何类型的个体。每个人所经历的人生、遇见的人,都是建构我们身份的一部分,这些拼图最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我”。
从模仿到成为自己,正是一段既深刻又复杂的心理旅程。
**
**
成为自己,涉及我们的对自己的身份认同。然而,在特定的人生周期,身份认同危机尤其明显。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发现,青少年(12-20岁)是身份认同的关键时期,因为根据人的心理发展,这一时期的孩子特别容易陷入角色混乱。
此时,青少年既想反抗父母的意志,摆脱父母欲望的束缚,又受制于父母的经济支持和生活控制。例如有些青少年会问:“为什么我要替母亲完成他的梦想,成为一名钢琴演奏者?“”为什么我要做一份父母眼中很稳定,但我却毫无热情的工作?“
与此同时,青少年对同伴的依赖和竞争心理也会引发身份困惑。他们渴望融入社群,变得合群,但又暗暗与同伴较劲,竞争社会中的有限资源。“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不如他考得好?”“为什么我的朋友会成为我的敌人?”这种矛盾心理常常加剧了他们对身份的迷茫。
但身份认同的危机并不仅限于青少年时期,随着年龄增长,身份认同在不同人生阶段依旧面临考验。依据丹尼尔·莱文森的人生四季理论,35岁左右是个体重新评估生活目标和意义的关键时刻,这个时期,许多人会开始反思自己选择的职业、生活方式和个人价值。
有两位学者研究了39位职业女性的生命故事,发现女性在三十岁左右会经历显著的身份转换。在二十几岁时注重婚姻和母亲身份的女性,此时会倾向于发展更加个人主义的目标;而二十几岁时注重职业的女性,在三十岁左右突然会变得更加关心婚姻和家庭。
可见,人这一生并非是一条单一的叙事线,大多数人的生活轨迹,是一个在能动和共生动机之间不断趋于平衡的波浪线。
成为自己,就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在经历危机、反思重评、了然重建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独特的成长与改变。
03 成为自己的两盏指路灯
**
**
生成性脚本
**
**
如果人生是一本书,那么“成为自己”就是为自己去书写一个“生成性脚本”。
埃里克森说:“那些在我死后依然存在的部分才是我。”这句话形象地体现了生成性脚本的功能。生成性脚本指的是成年人为下一代赠予的一份具有英雄气概的礼物,这份礼物是在社会的任何岗位中通过创造并服务下一代人而生成。
生成性脚本强调动态生成和变化,随着人在不同阶段、不同情境下经历的不同,我们可以开放性地调整行为和思维框架,甚至在不同阶段的意义。
约瑟夫·坎贝尔的英雄之旅提供了一个生成性脚本的框架,英雄从熟悉的世界出发,经历一番挑战,最终成长为更有智慧和力量的个体。在英雄之旅中,故事主角只有进入未知的世界、克服重重考验,最后才能带着全新的洞见和能力回归,这一过程,带有极强的创造性和超越性,英雄凯旋归来后,将学到的智慧分享给世人,也体现了对人的关怀。
与生成性脚本相对的是固定的、重复性的脚本,在这样的脚本中,故事主角的生命轨迹完全被僵化,毫无挣脱重复性模式的能力,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角盖茨比,他的人生始终围绕着“追求黛西”展开,从贫困中崛起、通过非法手段积累财富、重塑自己的身份、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赢回旧爱黛西,而这种因为同一模式而建立起来的人生脚本,最终也导致了盖茨比悲剧性的结局。
生成性脚本,是用创造和爱超越个体的死亡和腐朽;而在我们生成脚本的过程中,自然也走完了成为自己的旅程。
矛盾意向
**
**
澎湃新闻报道了一位心理学系的直博生,她在不断寻求人生意义的道路上因为反思过度,把自己送进了心理治疗室,成为了抑郁症患者。而最后带她走出抑郁症的不是继续思考和自我对话,而是一份实实在在的工作。当她暂停博士学位,开始工作后,她开始真正理解自己到底是谁。
当我们不在追寻“如何成为自己”的时候,我们就真正做回了自己。这句看似矛盾的话,让很多陷入自我探索漩涡的人有了释放的出口。
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们拥有意识,然而人类的开放性意识,既是祝福,也是诅咒。因为意识是一种不封闭的状态,他无时无刻不在活动,即使是睡觉的时候。
当我在打字的时候,我会意识到自己是在打字,但同时又会意识到自己的其他方面,比如我是个有趣的人,然后这种意识会永无止境地开始复制,就像《黑客帝国》里那个不断自我复制的Smith。我们总是试图用自己的意向性超越自己,所以我们也会一直追寻那个关于自己的“最终完满”的时刻,期盼有一刻我们能“实实在在、完完全全地成为我自己”。
然而,人不是一个被先验设计的机器,它不存在一个最终状态(final edition);相反,人总是自己创造自己,因此任何时候都不存在一种价值体系可以把人的存在评价为失败或者多余,除了我们自己。
所以,此刻正在行动的这个你,无论你是在看书也好、“搬砖”也好、陪孩子阅读也罢,那个沉浸当下的你就是你自己,你已经成为了你。
小结
**
**
在人生长河中,我们像携带拼图的旅人,穿梭在岁月间。祝愿你一步一个碎片,在不断生成和成长的过程中,一点点拼凑出那个独特而完整的自己。
本文关键词:自己、身份认同、模仿、脚本、自我
搜索手记丨测试丨课程 请戳菜单栏
欢迎大家在 东木咨询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内容。
如果没搜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编辑 / 鲸鱼
我相信自己是故事的主角吗?
焦虑迷茫的时代,无意义的内卷,我的价值和人生意义在哪里?
全员搞钱,我却“恋爱脑”,格格不入的冰冷生活,只能和宠物相伴吗?
👉 现在点击入群,一起在故事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