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绪的3个反常识,你了解多少?
你怎么累了都不知道休息啊?
你的情绪怎么这么不稳定啊?
对于上面3个问题,正确的回答似乎就是:抱怨是不对的,累了是要休息的,情绪就是应该要稳定。
但是下面三个来自不同咨询师的观点,会让你对所谓正确的观点产生不一样的思考。
抱怨一定是消极的吗?
人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抱怨,有些是心理上的,有些是情感上的。通常意义上,只要有人抱怨,我们就倾向于认为他是消极的、负面的,需要被修正的。然而来自美国的心理治疗师Dong告诉我们:“抱怨的人通常并不是想要传递消极情绪,而是感到了内心深处的挫折,他们在寻求他人的同情 。”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抱怨,抱怨有它积极的一面,因为透过抱怨,你承认并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情感。而健康的“抱怨”,还能激励其他人也真实地表达自己,这样的情感流动就能带来人际关系中积极的变化和个人的成长。
然而,抱怨的不恰当不仅不会促进关系,反而会影响心情、导致关系的破裂,所以学会正确的抱怨很重要,在下面这篇文章中,作者总结了8个有效抱怨的技巧,他们能让你的抱怨被对方认真听取,让你的抱怨变成解决问题和积极变化的机会。
累了就一定要躺平吗?
对于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工作者来说,当身边亲人和你说:“脑子动这么多了,就好好休息休息吧,刷刷剧放松放松嘛。”虽然,你知道他们是好意,但这些建议你不敢采纳,因为从刷剧中得到的不是真正的放松,而可能是新的麻烦。
当然还有其他更健康的放松形式,比如洗脚、按摩,或者去美容院做个spa,它们作用于身体,促进血液的循环,改善了内感受,自然能让我们获得身心的放松。
然而,不论是刷剧、按摩还是spa,都是被动的放松,虽然当下我们感觉舒服了,但是思想上依然想要主动向外链接,人的主体性在这些体验中无法获得。
那在累的时候,你可以做什么,让你获得更多的主动性、同时又能得到身心的放松呢?下面这篇文章中,咨询师朱小叶带你去看一看她在生活中找到的”第三空间“。
情绪一定要稳定吗?
当我们置身于现代生活的压力之中,“情绪稳定”似乎成了理想目标。然而,情绪稳定究竟是个人特质还是社会化产物?
“情绪稳定”看似只是一个标签,但实际远不止于此。
在人格心理学中,相比风靡社交媒体的MBTI,更被科学家们认可的人格模型其实是大五人格。在大五人格中,有一个特质叫做神经质,它测试的是人们情绪波动的倾向。研究表明,情绪稳定与“神经质”水平呈负相关,也就是说,神经质越高越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
当然“情绪稳定”还与原生家庭、情感教育等背景息息相关。在高度社会化的环境中,我们被期望能“控制情绪”,甚至在不稳定中假装稳定,以迎合外界对“和气”“体面”的要求。
然而,这种压抑的代价何其沉重?
在下面这篇的文章中,咨询师琬文提醒我们:情绪不该被压抑,而应被理解与设计。戳下图,看琬文如何论证情绪并不总要稳定,而要像情绪设计师一样,找到真正有益于身心的平衡。
👉🏻去你的情绪稳定!
**
**
东木双11大回馈即将开始
**
**
全年最划算的一次知识饕餮盛宴大回馈!
**不仅学知识,还能解决人生发展实际问题,靠近美好生活~
**
美好三课全新升级,10/28-11/1入群领取福利小课,
扫码进入东木福利群🎁,解锁更多福利和最新动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