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扬名:情绪建构论如何颠覆了情绪研究?
作者:黄扬名
来源:开智学堂
一 莉莎·费德曼·巴瑞特教授在《情绪》一书提出的情绪建构论,是情绪科学最前沿的进展,颠覆了传统情绪观。那么,情绪建构论是怎么来的?它如何颠覆了情绪研究?又该如何应用情绪建构论?
开智学堂曾邀请辅仁大学心理系副教授、英国约克大学认知心理学博士黄扬名为大家举办公开课,深入讲解情绪建构论。黄扬名老师在博士后期间,师从《情绪》作者莉莎·费德曼·巴瑞特。他不仅校译了大陆版《情绪》,还引进台湾版的《情绪》。现将公开课文字稿发表,与你分享。
很高兴跟大家做分享,今天给大家介绍我的博士后老师莉莎·费德曼·巴瑞特(Lisa Feldman Barrett)的研究。先介绍一下 Lisa 吧:
University)认识她的,波士顿大学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虽然不是常青藤盟校(Ivy League),但是风评非常不错。我在波士顿大学是 2008 年—2009 年,刚认识 Lisa 时,她就已经拿到国家等级的、金额庞大的研究计划。十年过去,她现在的成就更卓越了。Lisa 后来到了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也在波士顿),担任「荣誉教授」教职。Lisa 曾经是美国心理科学学会主席(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APS)(2020 年),同时也是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2019 年,Lisa 荣获神经科学古根海姆学者奖。特别说一下,古根海姆奖(Guggenheim Fellowship)自 1925 年以来,每年由约翰·西蒙·古根海姆纪念基金会颁发,授予那些「表现出卓越的生产性学术能力或杰出的艺术创造力」的人,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创造性艺术领域。Lisa 专注于情感科学的研究,在这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也获得了很多的肯定。今天,主要与大家分享 Lisa 的「情绪建构论」,我将从三个部分讲解:
- 情绪建构论是怎么来的?我没有机会当面向 Lisa 提问(因为觉得她可能经常被追问这个问题会,很烦),所以会从我对她的认识,以及《情绪》这本的内容去追踪她整个理论发展的轨迹,帮大家做分析,了解这个理论的来源。
- 情绪建构论如何颠覆了情绪研究?
- 如何应用情绪建构论?理论如果没有落实到生活中,就没什么意义了。
01情绪建构论是怎么来的?
如果你有读过《情绪》这本书,就会知道 Lisa 一开始在做一个研究,想看看忧郁和焦虑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电影《头脑特工队》就描绘了我们大脑中有五个不同的「情绪小人」,当某一个小人开始工作的时候,你就会体验到那样的情绪。多数人,不仅是普通大众,就连在学术界,大家对情绪的看法基本上都是倾向于传统的情绪观点,认为人有几个基本情绪,我们会有情绪的反应,是因为这些「开关」被打开了。但 Lisa 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因为观察到很多情绪经验,都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延着这样的思路,她在博士之后做的很多研究,都是在探讨是不是有所谓的「特定情绪」存在,在 2006—2008 年之间,她比较频繁地针对这个议题做讨论。她针对「emotions natural kinds」跟别人打笔仗,就是想探讨情绪到底是不是先天的。我们一般会觉得情绪是先天的,这要感谢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因为达尔文除了写过《进化论》外,还写过另外一本书《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书中说人和动物的面部表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基于这样的论述,人们一般认为情绪是先天的。这样的思路对学术界中情绪的研究,也有重大影响。在研究的中间阶段,Lisa 一直想辩证,可能真的没有所谓的「特定情绪」存在,这可能是一个假议题,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一个社会现实。
。这个模型中,她认定两件事情:一是她认为我们的情绪包含了一个叫「核心的情感」(core affect) 的部分,意思是说,我们面对任何事件时,都会有一个好或不好的感受。这不是很细致到说会有不同的情绪,它只是在一个单维度上的好或不好的两个极端,可能是非常好,也可能是一点点好,但总之就是好与不好之间的一个感受。二是她会谈所谓的「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 。Lisa 在谈这两件事的时候,并没有特定词,只针对情绪的运作。《情绪》这本书中有一两篇回顾性文章,是关于她这个时期的,她谈心理运作的基本要素(Psychological primitives),其实就是谈 core affect 和 conceptualization 这两件事。请大家记住这两件事,因为它们跟后面发生的事情都有关联性。证据不能随便说,当然一开始 Lisa 有一些大胆的想象,她有一个很重要的论述就是,觉得不能单纯通过面部表情去了解情绪是怎么运作的,她非常反对用面部表情做情绪研究。 但从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美国心理学家,研究情绪和面部表情的先驱)开始,到现在仍然有很多研究者持续地用情绪面孔去做研究。我那时和 Lisa 一起做研究,也用到情绪图片和人脸图片,但 Lisa 坚持不把它们称为「facial expression」(面部表情), 因为她觉得这只是 face,但并没有表达什么情绪,是我们强加给它一些表示情绪的词汇、去解释它,才变成情绪的。所以那时候,Lisa 坚持让我们称之为「facial depiction」(面部描绘), 也就是说,这个面部面容描绘了一个状态。现在要跟大家讲的第一个证据是,Lisa 有一个博士后研究员叫 Jennifer Fugate,是做动物研究的,那时她们认为,假如识别情绪是一种本能,那么就算没有给你任何先验知识,如果今天要你做标签(label),你的表现应该是没有差异的。 所以在实验中,有一半的被试只看到下图中这些不同的黑猩猩的脸,之后根据图片对黑猩猩的情绪做分类。而另外一半被试,看到的这些黑猩猩的脸,都搭配有一个文字标签,之后同样要对黑猩猩的情绪做分类。
就像我们看到某个东西是红色的,你会觉得大家看到的都是红色,这是因为在我们的语言文化中,这种颜色就是红色。但在某些部落的语言中,描绘颜色的词汇只有四个。那么,他们看到一个我们觉得是橙色的东西,也还是觉得这是红色的。你能说他们错了吗?没有。这种颜色对应到他们的语言标签中就是红色,他们没有描绘橙色的词汇。同样,对于情绪而言也是如此。我们怎样去识别一个情绪,跟我们用什么样的工具有极大关联性(后面会再介绍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说明这个问题)。另外一个证据是,Lisa 在波士顿大学时期跟 Elizabeth Kensinger 一起做的研究。Elizabeth Kensinger 是丹尼尔 · 夏克特(Daniel L. Schacter,专注于记忆领域的研究)的学生,做的多数是情绪记忆相关的研究。他们让被试看下图中的图片,图片中包含场景和人脸。这个人脸是一个恐惧的(fearful)、中性的(neutral)或者嫌恶的(disgust)。
是什么,然后做一个强制性的选择。另外一个是所谓的 Affect judgment 任务,affect 就是说,在看到图中这个人脸时,你会不会想去他当时所在的那个地方。被试做完两种判断之后,他们还会问被试,是否记得图中的场景是什么?结果他们发现,被试在做 Emotion judgment 时,对于情绪场景是比较有记忆的,但在做 Affect judgment 时,对场景没什么记忆。 Lisa 对 emotion(情绪)的定义是比较严格的,我想你在看《情绪》这本书时,一定会有一些疑惑,你说这个不是情绪,那个也不是情绪,那情绪到底是什么?从我的诠释和理解来看,情绪是复合了很多心理感受而形成的一个主观经验,所 affect(情感) 只是 emotion 其中一个小的环节,它不是全部。一般人在表达的时候,可能常错误地把 affect 认为是我们的情绪。对一般大众而言,可能也不需要分辨得那么仔细。不过,你越能清楚地知道情绪是什么,就越能更好地进行情绪调节。
02 情绪建构论如何颠覆了情绪研究?
情绪建构论简单来说,是情绪是我们建构出来的,而不是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是被引发的。 这个理论在所有普通心理学教科书里,基本都不会提。多数普通心理学教科书谈到情绪,一定会介绍的是「詹姆士-兰格理论」(James-Lange feedback theory)和「坎农-巴德理论」(Cannon-Bard diencephalic theory),好一点的,会再介绍沙赫特(S.Schachter)和辛格(J.E.Singer)的情绪认知理论。这些理论本质上都认为,情绪是由外在刺激诱发的,而不是我们建构出来的。很多人第一次看到情绪建构论可能不太容易理解,但如果你真的去了解它的脉络,会发现真的如此。情绪建构论挑战了很多传统的理论。
1、挑战基本情绪的存在
第一个对传统理论的挑战是,Lisa 不认为有所谓的基本情绪,她觉得情绪都是我们自己建构出来的。
1)基本情绪的想法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基本情绪呢?可能是因为,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我们的语言或者社会文化,标定了几种情绪,然后我们就频繁使用那几个情绪,所以会觉得只有这几种情绪。就像你在使用微信表情(WeChat Emotions)的时候,会发现有很多种不同的表情,但如果是使用脸书,就只能选有限的几个。那到底基本情绪这个想法是怎么来的呢?最初可能是出于简化。 学术研究上有很多支持基本情绪观点的,除了前面讲的达尔文之外,一股很重要力量是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大概在 1960、70 年代,艾克曼做了很多研究。他的研究是,到不同的地方读一段故事,然后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听了这个故事之后,选一张这个故事中的人可能会展现的表情。结果发现,跨文化地区对表情的判断有很高的一致性。但大家只觉得有很大的一致性,却没有仔细地去检视,如果仔细检视的话就会发现,并不是所有表情有那么高的一致性,像惊喜(surprise)和恐惧(fear)就没有。
2)要怎么证明基本情绪的存在?
要怎么证明基本情绪是存在的?如果你是达尔文的信徒,会觉得这不需要证明,因为它本来就有,但这很令人怀疑。如果情绪这个东西是基本的,那不管怎样它都会出现。就像我们从小到大可能有很多的 reflex,特别在婴儿期,有一些反射动作是很基本的,它在一定年龄段会出现,到另一个年龄段就会消失。如果情绪像反射一样是基本的,那么也应该用同样的标准来解释,但从证据看是非常混乱的,对情绪的解释并不像反射一样有统一的标准。 如果给不同的人看同样的带有某种情绪的视频,再让他去描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每个人的反馈都会有差异。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去看同样的视频时,再去监测他的一些生理信号的变化,也会发现不同情境下,即使看的是同样的视频,他的生理信号变化也是不一致的。所以到底有没有基本情绪,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3)动物有情绪吗?
下图是 Lisa 发在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期刊上的文章,她跟一些学者辩论,情绪到底是不是与生俱来的,动物是不是也跟人一样,也有情绪。这是 Lisa 回复别人抨击她观点的文章,里面讲了几件事情。
觉得没有。但一些学者明明检索的是同样的资料,还是认为有。第三,一些学者对 Lisa 的 Conceptual Act Model(概念行为模型)有误解,她做了回应。这篇回应文章最精彩的其实是附录,Lisa 可能是故意不在正文批评那些学者的观点,而是针对那些学者认定的动物有的几个基本情绪,在附录里一一进行挑战。我只截图了 PLAY 的部分,大家可以看图中标红线的地方。Lisa 说,即使到现在,也没有任何神经解剖学或者神经递质上的证据支持动物有情绪。 我们看到动物所谓的 rough and trumble play,所谓的动物的玩,可能是像孩子一样打在一起,然后滚来滚去的这种玩。但并没有证据发现有行为和神经解剖学表现相一致的现象。这些研究说动物也有情绪,只是因为一些动物展现出的某些行为,看起来跟人类在某些情绪下的表现出的行为很相近,就认为动物也具有某些情绪。但真去检索神经层面的相关资料,会发现是非常不一致的。附录中提及的动物的每一种情绪,Lisa 都有一一反驳,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 2020 年 nature 杂志上的一个研究。这个研究主要是观察老鼠的面部表情,根据老鼠的面部肌肉变化来去解构它的情绪。我没有问过 Lisa 如何看待这个研究,但我觉得这本质上有两个问题。第一,我们要如何定义情绪;第二,当动物展现了某种结构上的变化,我相信我们是可以去解构的。现在人工智能的运算能力这么强,你提供给它足够多的词汇,它一定能针对它所观察到的面部肌肉的变化回复你一个答案,从而解构出动物的一种情绪。但这是不是真的就反应了动物是处于那种情绪状态下,我是存疑的。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延伸阅读材料。文章是 2018 年的,Lisa 跟做动物研究很有名的 Ralph Adolphs,以及 Leonard Mlodinow 探讨什么是情绪。看的过程你会发现火药味非常浓,顺便可以了解读书人是怎么打笔仗的。
的网页上找到「 publication 」这个组块,里面就有这些文章。这些文章也非常精彩,你可以了解不同领域的人今天是如何看待 fear 的。
2、情绪是建构的
「情绪是建构的」这个观点非常众不同。如果情绪是建构的,那到底是用什么东西来建构的?建构情绪的原料,我觉得大概有以下几种:1)内感受(interception) 。 内感受可以对应到 Lisa 早期的「核心的情感」(core affect)理论。2)身体预算(body budget)。 身体预算这个概念对 Lisa 的情绪建构论非常重要,因为她想强调的很多证据,都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身体预算不足的情况下,错误地建构了情绪。3)过去的经验。 你今天如何去建构一个当下的情绪,会受过去经验的影响。也就是说,对于你遇到的情境,你会怎么去解读它。比如,如果你以前每次参加比赛都失败,失败之后你会感到很挫折。那么,你过去的经验是非常一致的,它们都告诉你,比赛输了,你感觉很不好,你很难过。但是,如果某一次比赛你输了后,更努力地去练习,在下一次比赛就取得很好的成绩。当你有了这两不同经验的时候,再一次面对比赛输了这件事,你所建构出的情绪就会是不一样的,它可能不会只是负面的情绪,也可能是一个有点期待、不确定的情绪状态。4)情境的因素。 在前面提到的《What is An Emotion?》这篇文章中,Lisa 也强调了,我们在探讨情绪的时候,往往太低估情境的影响了。我们在理解一个情绪的时候,情境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说,同一件事情,你在公开场合经历和在私人场合经历,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同样,我们要去调节情绪的时候,也可以善用情境因素来帮忙。那么,有了这四个建构情绪的原料后,我们用什么方法去建构情绪呢? 在情绪建构部分,我觉得 Lisa 还是回到她原来的 Conceptual Act Model(概念行为模型)里。第一部分是「核心的情感」(core affect)。 也就是会去谈感受的一个部分,感受包含了内感受和身体预算。第二部分是「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过程。 有时我觉得这个好像是谈主观意识经验,主观意识经验会经由你过去的经验,以及当下的其他线索,然后包含起来,你会去做一个标的,然后根据这两件事情,帮助自己建构一些最终的情绪经验。
3、情绪是否只是个幌子
情绪是否只是个幌子?Lisa 在说的这件事情,会不会不只是针对情绪本身,而是在谈我们整个人的心智运作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概念化」很重要。大家可以认真想想,我们是不是真的要把情绪特别单列出来?当然这个问题也不容易回答。我过去从硕士班开始,大概做了十几年的情绪研究,也常常被别人质疑,你只用情绪图片,或者是你用的什么什么,真的是在问情绪吗?这个时候我都很心虚。但在认识情绪建构论之后,我慢慢地重新去思考,情绪是不是真的要从人的心智运作中单列出来,还是说情绪只是整个人心智运作中的一个特殊状况,只是它特别容易牵动你的内感受,而且跟你的身体预算之间有密切关系。情绪建构论中很重要的一点,也是 Lisa 在现在的一些其他文章中所讨论的, 预测(prediction) 的重要性。她认为人的大脑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在做预测,会根据过去经验预测现在遇到的事情。 想象一下,如果你原来是个盲人,然后有一天医生帮你治好了,你睁开眼睛一刹那看到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你可能不知道,因为没有经验帮助你去理解、去拆分这些东西。为什么你看到一些图片,即使很模糊,也能很快解读出那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你听歌,只听了前面一点点旋律,就能知道那是什么歌?因为对于这些东西,你的大脑有足够的知识/经验储备,所以可以根据以前的经验去进行预测。很多时候,大脑运作不是在处理外界刺激,而是这些刺激充当了诱发物,然后大脑针对这个诱发物去产生预测,之后再去做核对,有时候甚至都不去做核对,就觉得是这样。你在网上可能也看到过这样的图片,一个小文章段落里,故意写错一些字,但你还是读得很顺畅。为什么一段文章里,即使有一些字写错了,或者是一些英文单词拼错了,我们还是读得懂?因为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不是完全被动地去看那些字词,而是带着有色的眼光预测这篇文章要写什么。因此,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发生的事情是这样的,可实际并不是这样。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没有去做核查,只是根据大脑想象,想当然的以为事情就是这样。给大家介绍几个相关研究。下面这篇文章我觉得很棒,大家可以找来看, Lisa 的网站上也有。社交的经验是怎么来的?Lisa 也不认为这是先天的,她觉得很大部分是通过后天学习习得的 ,虽然她是讲社交,但大家可以很容易联想到 Lisa 在情绪方面的一些论述。
在探讨到底语言是不是很重要,和下面这个研究也很接近,作者发现,语言本身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如果你的语言能力没有发育好,或者语言运作受到干扰时,都会影响到你的情绪运作。
的研究不就是这样做的吗?他讲一个故事给你听,然后问你这个故事符合哪一个情绪?一个本来不具备情绪意涵的词汇,都可以教会不同文化背景的「识别」出其中的情绪含义,而且能让他们做出正确判断。如果今天还用这样一个研究范式,告诉我你看你都做得对,所以情绪是普遍存在的 ,这不是很荒谬吗? 所以这个研究还是蛮有趣的,各位也可以找来看看。Lisa 这几年做的实证性质的研究稍微少一点,比较多是一些评论或者汇整的文章。不过她的理论已经发展十几二十年了,现在很多就是要做一些汇整工作。03 如何应用情绪建构论?
##
要怎么样去应用情绪建构理论呢?给大家几个方向。
1、把建构过程主观化
1)不仰赖自动化的处理。
为什么我们很难察觉情绪是建构而来的?因为情绪发生太快了,我们都还没有察觉,就已经做出反应了。
你可以想办法让这个建构过程变成是你可以掌握的,也就是说,你要知道自己现在在干嘛,不要急着去回应任何刺激。如果你经常这样练习,会发现这些外来物对你的影响,远比你以为的要小。2)排除身体预算的影响。 给你一个重要提醒。我们在建构情绪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身体预算的影响,所以一定要经常提醒自己,当你觉得有一个负面感受的时候,先问自己最近是不是没有睡饱、没有吃好、缺乏运动等等。很多时候,排除身体预算影响后,你会发现其实自己是没什么问题的。Lisa 在《情绪》这本书里举了很多例子,都是反映我们观察到的很多负面现状,其实都是身体预算不足所造成的。
2、多元、细致的生活经验
1)经验决定了情绪建构的方式,越多元的经验越好。 要让自己尽可能多地积累一些多元的、细致的生活经验。就像前面说的,在情绪建构过程中,你过往的经验很重要。如果你有很多不一样的经验,在建构过程就可以更丰富,不会那么呆板,比如,输了就一定是难过的、得到礼物就一定是开心的。虽然我们都想要正面的东西,最好是很稳定的,但这不见得对你就是好的。如果你总是体验同样的快乐,时间久了也会感觉麻木,所以越多元、越不一样的经验,对自己就越好。2)情绪标签的知识,会影响情绪的建构。 一个好的情绪词汇库——也就是 Lisa 说的「情绪颗粒度」(emotional granularity),能帮助你建构更丰富的情绪经验,甚至能把一个多数时候你认为是情绪的经验,建构为一个不带情绪色彩的经验。这个是你可以去练习、去学习的。Lisa 的很多研究揭示,语言是一个很核心的要素,语言对于情绪的建构或者是情绪经验本身,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Lisa 曾经做过一个研究,让被试念「fear」这个词汇,有的念 30 次,有的念 3 次。结果发现,念 30 次的被试,再让他去判断两张不同的面孔,哪一张是带有恐惧的,他的反应会比较差。也就是说,fear 的语言运作会影响到 fear 的心理历程。那么,语言到底是一个简单的心智运作,还是我们意识的一种形象?对此我还没有很好的答案,但我觉得二者的关联性是非常紧密的。你也可以设想一个研究,去探究人有没有可能在一个还没有主观语言理解的状态下,产生情绪经验。
3、情绪不是坏东西
1)接受情绪,往往就释怀了。 情绪不是一个坏东西,它就是一个状态,而且情绪是建构出来的。我们为什么会讨厌自己在生气、难过,讨厌那些绝望的情绪?因为你觉得这些情绪是不好。如果你可以正面看待那些负面情绪,然后去感受,「哦,我现在蛮伤心的」,以一种不带批评的状态,你反而会去思考,「我现在很伤心」,然后允许自己伤心一阵子,接下来也许就可以用某种方式帮助自己走出来。很多时候,因为你批评自己的那个情绪状态,所以才无法释怀。如果你不带批评,接受自己的那个状态,即便你建构出的是一个抑郁的情绪,但在那个当下,你觉得那样没什么不对。你之所以会觉得不对,可能是因为别人告诉你抑郁不好,或者你告诉自己抑郁不好,所以就有问题了。2)有时候,分心、逃避是好的策略。 不只是 Lisa 的情绪建构论,像詹姆斯·格罗斯(James J.Gross)的情绪调节理论等等很多理论,都会提醒,当一种情绪强度很强的时候,你不一定要去接受,分心或者逃避,反而是比较好的策略。虽然情绪不是一个坏东西,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情绪强度非常强,多数人是没法承担的。在那个当下,选择逃避是合情合理的做法。今天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听讲!■这是一个不够快乐的时代。** 如今,以抑郁、焦虑、恐惧为代表的各种情绪疾病正距离每个人更近;而心流、幽默、平静等积极情绪却正日益离我们远去。如何在 21 世纪摆脱抑郁、焦虑与恐惧等消极情绪,拥有更好的积极情绪?由阳志平老师主讲的重磅新课「美好生活·情绪情境论」首期内测即将开课,欢迎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