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之境,东木初成
来源:东木大会观众投稿
大会前一晚,匆匆放下日日追赶着自己的工作任务,到四小时车程外的上海参加东木人生发展大会。
初到上海,细雨迷蒙。看着窗外坐在公交车站隐于卫衣帽檐的阴影下等公交的女生,出租车内,师傅问我是不是做电子芯片的,是不是来开会的,瞬间有点恍惚。
这种脱离现实感在我到酒店check in时看到北顾和凯艺老师时被正式确证,就像是突然进入了托尔金的魔法世界,眼前像加上了“夏尔国滤镜”。一张张长期以2D形式记录在我脑子的脸穿越了漫长的时间突然变得立体而友善。属于东木的两天正式开始。
我成了0.5个参与者
这次活动和别的活动不同的是,此次我混入东木得到了一个“临时编制”。来之前没有报名志愿者,因为怕自己力所不能及而影响体验。周六上午却闲不住,主动联系了梁同学去现场帮忙。只是帮忙而已!没想到到了现场立刻被当成志愿者,划分了工作任务,领了工作餐。
没有任何预设的心理成本,又能参与活动组织,让我的内心又平静了一点。其实周六的主活动体量比「开智大会」少了很多,我和梁同学负责在过道引导。引导牌由于只有向右的箭头没有向左的箭头容易走错(导致我和梁同学一行一开始就走错了地方),后来我们两就负责堵那个漏洞,把观众往会场引。灵活的蒲素还用白纸写了两个左箭头贴在墙上,一种“始生感”和“元年感”油然而生。
茶歇梗
活动到一半有茶歇。好的,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有茶歇的活动。曾在网上看到有人调侃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是“吃茶歇”,其实我想说,我很羡慕。就像是羡慕杭州、上海生活的人经常能看展、参加活动、逛新店一样。
阳老师还引用过安替老师的话:“将一群荷尔蒙饱满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大家都穿着正装参加,跳舞或喝酒,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和吃茶歇活动本质上应该是一样的,只是吃茶歇时没有人跳舞,而我吃了一个金丝肉松饼。
三个凹陷和一个冲突
听完四位咨询师的演讲,有些内容让我很触动:当琬文说通过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份,在她提出延长移居的提议后她老公马上同意了,我突然很感动;
当开亮说他老婆一步一步向他奔赴,通过努力慢慢地从草根变成精英,我很感动;
当林彤说勇敢地面对自己,产生身份认同,我很感动;
当小叶解析时代中的矛盾人以及如何应对,比如用行动打破冲突、成为情绪建构师、找到最佳生态位,我很有感触。
人前耀眼的咨询师们是鼓起了勇气走到台前直面自己的过往,让咨询师的人生故事这一隐线在这个特别的情境和与会者共栖。
这种感动从何而来?我想是分享者用灯光打亮了内心某处的凹陷,而这是我意料之外的。这种讲者对听者坦诚的信任让我更放松了一些,也让会场里的人与人距离更近。
要怎么讲我的故事
晚宴上,和平日里在微信群和腾讯会议上的同学面对面交流。一开始是有点尴尬的,因为大家都不太认识我,我开始有点担心社交质量。但东木还是东木,那个晚上,大家都集体变得宜人、合群,感到阵阵南风吹过酒会的现场。
晚一点的时候,我坐在蒲素、川子的一桌,大家在进行一个轮流介绍自己,并接受所有人互相提问的活动。想到我有一次问gpt,有没有一种内向者可以参与的社交活动,能让内向者恰当地表达自己又不用太吃力?这个活动就刚好是。
他们的提问方式也有趣。不像我平日里会因为怕得罪人故意回避问人隐私,他们会尊重又有技巧地追问细节,这种提问方式好像帮我在了解同学时打开了一扇窗。
当大家聊开了以后,我似乎看见了很多人平时不为人见的人生手稿。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时间线生活,哪怕现在近在眼前,ta也只在自己的轨道里穿行。而在这个特殊的场合,每个人带着手稿飞行到同一个时空,念着自己手稿中的语言,我们之间的对话就像是写信、读信、回信。
窗外是上海春日的细雨,这一封封书信此刻被春雨打湿了,就像被柔软的东木软化。来之前,我以为我会开启只点头倾听即可的“震动模式”,但不知不觉间我不知道说了多少话。
短暂而有意义的两天很快过去,回到同时有十件事等着我完成的情境,所有在上海发生的,都留在上海。■
上一篇:《阳志平:首届东木大会小记》
相关阅读:《咨询师分享:助力人生发展的24条心得》
当你走到人生十字路口,面对选择不知如何决策?当你遭遇重大挫折,心情低落找不到前行的力量?当你看到了自己技能的天花板,想要向上突破又找不到人指点?
人生发展咨询依托强大的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建立了一套21世纪的大一统模型:人性系统论。在过去2年,我们帮助近300位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来访者,解决了他们的人生发展难题。点击下方「阅读全文」加入东木咨询知识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