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木咨询博客

买房后遗症情绪调节手册,光速收藏!

August 26, 2024 | 5 分钟阅读 人生发展问答, 美好生活, 东木和我

十年后,咨询室里,房子仍困扰着人们。手中的房或者预期的房不仅是焦虑的来源,也给有的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让人们质疑自己的决策能力,把自己定义为失败者——毕竟人生的重大选择不多。
我也有这方面的烦恼。遇到房价飞涨的年代,却没随风飞起来。不过,本文不打算与你感叹我们作为时代沙粒的渺小,而想与你一起,从不理想买房决策的后遗症中逃脱

我有一位来访者,因为个人的生活节奏买房买到了高点。TA节衣缩食,即使房贷压力小了还是没有娱乐消费。我们沟通时,TA的心理地位已降到不能再降了。
还有一位来访者,TA早些年一直在解决原生家庭带给TA的情感问题。做了很多尝试,不断学习,终于成功走了出来。结婚生子买房,却发现错过了买房的好时机,再次陷入自我否定。
他们都是优秀的个体,努力成长,却因生活节奏与买房时机没凑上,背上了心理负担,觉得自己“混得不好”。不甘心的他们,憋着气想在事业上扳回一局,着急出成绩,结果焦虑了。
我们都知道,买房是一个复杂决策。作为非专业人士,我们本不具备足够专业的房产投资能力。买房前,我们的决策受到个人的主观(偏好、动机等)、客观(经济情况、婚育状况、工作、户口等)因素影响;还受到外部环境(政治、经济、市场、家庭、朋友等)的影响。
我们能控制的有限,能选择的,又难分重轻。没有经验,缺乏信息,没有分析框架,还要面对商家的套路……最终,大部分人凭直觉做了决定,自然失误概率不小。
所以,作为投资“菜鸟”,我们还得心存敬畏,看清自己的能力边界。 我们尚不能看透这复杂社会政治经济体,过去的我们也不能预测现在的情形(回到当年,大概率还会做差不多的决定),但我们有发展属于自己的专业技能配置,积累了自己独特的人生资本(不仅仅是经济资本,还有社会、文化、心理、健康、家庭等资本)。仅仅在一个我们不擅长方向上的不成功,完全不能成为我们整体上否定/惩罚自己的理由。
如果你仍感受到负面情绪,请在它出现的时候仔细观察它。若你的情绪是对外界的不满,或是对过去单纯的悔恨,那么找人集中吐槽一次能缓解。如果你发现有对自己的不甘、羞耻或者失望,它可能来自社会比较,建议你建立多维度的自我评价体系,替换/增加你的比较对象。除了经济上的成就,你的社会比较内容还可以有工作、爱好、婚姻、子女、父母、个人经历……若你感觉对自己丧失信心,请立即认真梳理你拥有的资本和优势。若你感到悲伤,对人生充满怀疑,你可以学习庄子鼓盆而歌,从更宏观、本质的角度理解人生,顺应自然,超然物外。

买房真是个大工程,做出了买房决定,还需要在价格与品牌、地段、学区、物业、户型、面积、朝向、电梯、采光、噪声、新房二手等等选项中作出选择。
你买的房子决定了你的社区、邻居、上下班路程、城市公共设施对你而言的便利性……你孩子的学校、打交道的物业、拥有的个人空间……以及你每天见到的第一缕阳光,听到的噪声,闻到的味道……还有你没有意识到但同样会影响你心情行动的挑高、层高。
买房时,预算有限,你总会牺牲一些去满足你更看重的另一些。同时,你也可能住进去后才发现,你无意中忽略掉了一些(要注意的因素太多了!)。或者看房时没出现的问题,入住时出现了。我想说:你不是一个人!你冒出对房子不满意的念头,是因为你对环境有敏锐的感知力。你的挑剔、抱怨一定有你的道理。你的情绪完全合理,也会驱使你寻找解决方案。
我有几位来访者就想要换房,因为他们想改善居住环境。但是,这个想法给他们带来了额外的压力,也影响到了他们对工作的选择、职业的发展。
如果这样,倒不如在条件不成熟之前,把大调整改为小调整:针对性改善现在的居住环境。比如通过装修改善户型带来的问题;装配隔音门窗、吸音窗帘以减少室外噪音影响;光线不够好可以调整照明设备、改变室内颜色、利用镜面反光等;感觉烦闷了可以调整家具摆放给房间增加新鲜感;另外,增加绿植、摆放家庭照片也可以改善回家的心情。

“如果那么”是什么呢?用公式表达就是:如果(情境模拟+情绪概念),那么(行动预定)。
首先,我们发现某些情境,比如参观朋友的大房子、收到银行扣款短信等等,会让我们想到自己买房上的失败/损失,进而会感受到挫败/压力。要改写情绪,我们可以提前模拟并预定我们在这样情境下的行动,以达到改善情绪的目的。
比如,我们按照这句话模拟“如果我注意到了银行扣款短信,那么,我就深呼吸,听几首我最喜欢的周杰伦的歌。”反复模拟后,遇到模拟中情境时,我们就会自然地执行我们预定的行动,把自己从对应的情绪中带出来。
这个操作有一些注意事项。我们首先要明确情绪改写的目标 。也就是说,你需要意识到你在某情境下会反复出现负面情绪,并且是你想要避免的。其次,这句话里的情境需要带有时空、人际或任务信息 ,比如“如果每周三在办公室里老板给我派了很多活,那么我就把它当成游戏打到了大BOSS”。这句话里的行动,需要是对你来说是容易执行的。最后,连续模拟两周以上
“自我距离”是指一种特定类型的视角转换,即从我们通常体验生活的第一人称视角中抽离,采用一个更宽广的视角。
我们可以从语言、认知和行为上进行抽离。比如使用外语思考,换一个人称指代自己,换一个时间、空间尺度来思考,等等。“自我距离”可以与“如果那么”结合使用。比如,“如果我注意到了银行扣款短信,那么,我就以20年后过来人的视角告诉自己,人生沉浮,转瞬即逝,应珍惜当下。”

具体到行动上,我们可以参考2008年英国心理资本项目报告的几个途径:
1)与你周围的人联结,并投入时间来发展它们。这些联结将支持和充实你的每一天。
2)活跃起来。去户外散步、跑步、游戏、跳舞……都会让你感觉良好。最重要的是,发现一项你喜欢的且适合你活动能力和健康水平的体育活动。
3)留意当下。保持好奇心、捕捉美丽的景象、对不寻常的事物提出意见、注意季节的变化、品味当下(调用你的五感,特别是不那么常用的触觉、嗅觉)、意识到你周围的世界以及你的感受。
4)继续学习,产出作品(作者增加)。尝试新东西或旧兴趣,并设定一个你乐于实现的挑战。这会让你更有信心,也更有趣。
5)给予。为朋友或陌生人做一件好事、表达感谢、对人微笑。
6)如果你有兴趣,你还可以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并构造出属于你自己的情绪(作者增加)。

本文关键词:买房、决策、资本、模拟、调节

搜索手记丨测试丨课程 请戳菜单栏

欢迎大家在 东木咨询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内容。

如果没搜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编辑 / 鲸鱼

做你的人生发展伙伴!

**
**

👇点击“ 阅读原文”即可进入树洞提问